《后漢書》原文及翻譯
在學(xué)習(xí)、工作生活中,我們經(jīng)常跟閱讀答案打交道,閱讀答案是教師進行閱卷打分時的參考,有著不可或缺的作用。你知道什么樣的閱讀答案才是可以有效幫助到我們的嗎?以下是小編整理的《后漢書》原文及翻譯,歡迎閱讀,希望大家能夠喜歡。
原文
袁安字邵公,汝南汝陽人也。安為人嚴重有威,見敬于州里。初為縣功曹,奉檄詣從事,從事因安致書于令。安日:“公事自有郵驛,私請則非功曹所持?!鞭o不肯受,從事懼然而止。
永平十三年,楚王英謀為逆,事下郡覆考。明年,三府舉安拜楚郡太守。是時英辭所連及系者數(shù)千人,顯宗怒甚,吏按之急,迫痛自誣,死者甚眾。安到郡,不入府,先往按獄,理其無明驗者,條上出之。府丞掾史皆叩頭爭,以為阿附反虜,法與同罪,不可。安曰:“如有不合,太守自當坐之,不以相及也?!彼旆謩e具奏。帝感悟,即報許,得出者四百余家。
建初八年,遷太仆。元和二年,武威太守孟云上書:“北虜既已和親,宜還其生口①,以安慰之?!?span style="text-decoration: underline;">詔百官議朝堂,公卿皆言夷狄譎詐,求欲無厭。既得生口,當復(fù)妄自夸大,不可開許。安獨曰:“北虜遣使奉獻和親,有得邊生口者,輒以歸漢,此明其畏威,而非先違約也。不宜負信于戎狄,還之足示中國優(yōu)貸,而使邊人得安,誠便?!彼就交赣莞淖h從安。太尉鄭弘恨之,曰:“諸言當還生口者,皆為不忠?!彼倦`校尉舉奏,安等皆上印綬謝。肅宗詔報曰:“久議沈滯,各有所志。蓋策由眾定,君何尤而深謝?”帝竟從安議。
章和元年,代桓虞為司徒。和帝即位,竇太后臨朝,后兄車騎將軍憲北擊匈奴,安與九卿詣朝堂上書誄,以為匈奴不犯邊塞,而無故勞師遠涉,損費國用,徼功萬里,非社稷之計。書連上輒寢。諸卿稍自引止,惟安獨守正不移,至免冠朝堂固爭者十上。太后不聽,眾皆為之危懼,安正色自若。
竇憲既出,而弟執(zhí)金吾景專威權(quán),公于京師使客遮道奪人財物。有司畏憚,莫敢言者。安乃劾景驚惑吏人,當伏顯誅,寢不報。竇氏大恨。但安素行高,亦未有以害之。
?。圩ⅲ茛偕冢褐阜?。
?。ü?jié)選自《后漢書》)
4、對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詞的解釋,不正確的一項是(3分)
A.以為阿附反虜 阿:偏袒
B.不宜負信于戎狄 信:信用
C.太尉鄭弘恨之 恨:痛恨
D.何尤而深謝 謝:謝罪
5、以下各組句子全都表現(xiàn)袁安正直的一組是(3分)
?、俟伦杂朽]驛,私請則非功曹所待
②安等皆上印綬謝
?、劾砥錈o明驗者,條上出之。
?、艽嗣髌湮吠?,而非先違約也
?、轃o故勞師遠涉,損費國用,徼功萬里,非社稷之計
?、?但安素行高,亦未有以害之。
A.①③⑥ B.①④⑤ C.②③⑤. D.②④⑥
6、下列對原文有關(guān)內(nèi)容的分析和概括,不正確的一項是(3分)
A.永平十三年,楚王劉英陰謀叛亂,受牽連并被逮捕的有數(shù)千人,有人因痛苦不堪而屈招,袁安把那些沒有明確證據(jù)的犯人放了出來,遭到府丞、掾史的反對。
B. 元和二年,袁安同意武威太守孟云的說法,應(yīng)該將俘虜歸還,以此來安撫他們,但公卿都說夷狄狡詐,不能同意他們的看法,司徒桓虞支持袁安,皇帝最終不得已聽從了袁安的建議。
C. 章和元年,竇憲北擊匈奴,袁安與九卿認為匈奴不犯邊塞,上書都被擱置不發(fā)。九卿不再堅持。惟有袁安不肯改變,太后不聽從,眾人都為他感到危險恐懼,然而袁安神色自若。
D. 袁安平素行為高尚,由于袁安彈劾竇景派門客攔路搶奪百姓財物,應(yīng)當受到處罰。但奏章被擱置沒有回音,由此,竇氏家族十分忌恨。
7.翻譯文中劃線的句子(8分)
?。?)初為縣功曹,奉檄詣從事,從事因安致書于令。
?。?)詔百官議朝堂,公卿皆言夷狄譎詐,求欲無厭。
參考答案
4、C(“恨”應(yīng)解釋為“不滿”)
5、B(②不是袁安所為;⑥不能表現(xiàn)袁安的正直。)
6、B(“皇帝最終不得已”文中沒有根據(jù)。)
7、(1)起初任縣功曹,攜帶著檄文見從事,從事通過袁安送信給縣令。(“詣”“因”“致”各1分,文通字順1分。)
?。?)(皇帝)下詔(命)百官(在)朝堂上商議,公卿都說夷狄狡詐,貪心從不滿足(“詔” “于”“厭”各1分,文通字順1分。)
附譯文
袁安字邵公,汝南汝陽人。袁安為人嚴肅莊重有威望,受到當?shù)厝俗鹁?。起初任縣功曹,攜帶著檄文見從事,從事通過袁安送信給縣令。袁安說:“公事有郵驛辦理,私下請求則不是功曹所應(yīng)做的。”推辭而沒有接受,從事因害怕而沒再請托。
永平十三年,楚王劉英陰謀叛亂,此事交由郡審理。第二年,三府推舉袁安任命他為楚郡太守。此時劉英供辭所牽連并被逮捕的有數(shù)千人,顯宗十分憤怒,官吏追查十分急迫,被捕的人因痛苦不堪而屈招,慘死的人很多。袁安到郡后,不進官府,先去審查案件,查出那些沒有明確證據(jù)的犯人,上奏要求放他們出獄。府丞、掾史都叩頭力爭,認為這是偏袒附和反叛之人,在法律上是同罪,不同意他的做法。袁安說:“如果有不符合實情的,我自當承擔罪責,不會因此連累你們。”于是分條詳細上奏?;实坌盐蛄?,立即批復(fù)同意,因此有四百多家得以出獄。
建初八年,升任太仆。元和二年,武威太守孟云上奏:“北虜既然已經(jīng)和親,我們應(yīng)該將俘虜歸還他們,以此來安撫他們?!被实壅侔俟僭诔蒙仙套h。公卿都說夷狄狡詐,貪心從不滿足,得到我們歸還的俘虜之后,就會狂妄自大,因而不能同意。惟獨袁安說:“北虜遣使奉獻貢禮和親,在邊境捕獲到人口時,便把他們交還我方,這是表明他們畏懼威嚴,而不是首先違背誓約。不應(yīng)該對戎狄失信,放俘虜回去足以顯示我們中原的優(yōu)待和寬容,又使邊境百姓得到安定,確實是有利的。”司徒桓虞改變看法而依從袁安。太尉鄭弘不滿,說:“各位說應(yīng)當歸還俘虜?shù)模际遣恢抑??!彼倦`校尉也上奏,袁安等人都上交印綬謝罪。肅宗下詔回復(fù)說:“議而不決,各持己見。凡政策都由眾人決定,你有什么過錯而深深謝罪?”皇帝最終聽從了袁安的建議。
章和元年,代桓虞任司徒。和帝即位,竇太后掌管朝政,太后兄車騎將軍竇憲北擊匈奴,袁安與九卿到朝廷上書勸諫,認為匈奴不犯邊塞,而我們卻無故興師遠途跋涉,浪費國家財用,到萬里之外去求取功勞,這不是為國家考慮的上策。然而接連幾次上書都被擱置不發(fā)。九卿也都漸漸不再上奏。惟有袁安堅持正道不肯改變,直至摘下官帽在朝廷上爭論了十幾次。太后不聽從,眾人都為他感到危險恐懼,然而袁安神色自若。
竇憲出征之后,他的弟弟執(zhí)金吾竇景專掌大權(quán),公然在京師派門客攔路搶奪百姓財物。有關(guān)主管官員害怕,不敢上報。袁安便彈劾竇景使官民不安,應(yīng)當受到公開的處罰。奏章被擱置沒有回音。竇氏家族十分忌恨。但袁安平素行為高尚,因此也找不出什么陷害他的把柄。
作品鑒賞
《后漢書》具有某些唯物主義的思想?!妒酚洝贰稘h書》等史書,在本紀中都有不少神化帝王之詞,如劉邦母“夢與神遇。是時雷電晦冥,太公往視,則見蛟龍于其上,已而有身,遂產(chǎn)高祖?!倍稌蠈憚⑿愠錾睍皻J生光武”,未有神怪之詞。又如他寫史繼承和發(fā)揚了司馬遷的“實錄”精神,揭露統(tǒng)治者的腐朽和暴虐,記錄人民的悲慘生活和反抗斗爭,歌頌正直、廉潔的官吏和士人。這些都表明了他的思想中,有些唯物主義的觀點。
《后漢書》具有反封建禮教的進步思想。作者專門為婦女立傳,稱贊品德高尚和有才能的婦女,如記載鮑宣妻桓少君,打破世俗偏見,脫下貴婦裝束,“更著短布裳,與宣共挽鹿車歸鄉(xiāng)里”;他還沖破“三綱”“五常”等封建禮教的束縛,為先后三嫁的才女蔡琰立傳,贊揚婦女改嫁不守節(jié),他在一千多年前歧視婦女的封建社會里,能立《列女傳》打破世俗偏見,這種思想和勇氣是可貴的,與后來的史書專為“貞潔”“節(jié)操”婦女而立的《烈女傳》相比,更說明他具有反封建禮教的進步思想。
《后漢書》具有人民性的思想。如記載明帝省刑罰,“勸督農(nóng)?!?,多次下詔“賜天下男子爵”,救濟鰥寡孤獨,死前又下詔“無起寢廟”“無得起墳”。又如他在《逸民傳》中,記載許多學(xué)識淵博、品德優(yōu)良的士人,為這些中下層人士立傳,而一些卿相則未立傳。他還記錄了人民對統(tǒng)治者的不滿,黃巾起義等史實,這些都說明他的人民性,這種思想在當時是進步的。
《后漢書》歌頌正直、廉潔的官吏和士人。朱暉不巴結(jié)權(quán)貴,明帝“舅新陽侯陰就慕暉賢,自往侯之,暉避不見。復(fù)遣家主致禮,暉遂閉門不受”;又清廉,任臨淮太守,“屏居野澤,布衣蔬食,不與邑里通”;但卻救濟他人,同縣人張堪曾以妻子托咐,堪死后,“暉聞其妻子貧困,乃自往侯視,厚賑賭之”,南陽大饑,他“盡散其家資,以分宗里放舊之分贏者”。李團向順帝舉薦人才,對貪官惡吏上書劫奏,“帝納其言,于是下詔諸州劫奏守令以下,政有乖枉,遇人無惠者,免所居官,其奸穢重罪,收付詔獄”;沖帝時任太尉,受梁太后的重用,但遭梁冀的猜忌而被免官,后又誣陷下獄,太后赦出獄時,百姓稱萬歲,梁冀“畏固名德終為己害,萬更據(jù)奏前事”竟將他殺害。陳蕃任樂安太守,梁冀“時遺書詣有所請托,不得通,使者詐求渴,蕃怒,笞殺之”。從這些記載中,可以看出范曄的愛憎分明,也是比《漢書》進步之處。
《后漢書》不以劉漢為正統(tǒng)。范曄寫史無正統(tǒng)思想,他在《儒林列傳》論中稱獻帝為昏主,稱袁紹、曹操等為群英。在《袁紹傳》中認為袁紹可以代漢,未有譴責袁術(shù)之詞。李瓚對兒子宣等說:“時將亂矣,天下英雄無過曹操.......必歸曹氏”。何頤見曹操時,對人說“漢家將亡,安天下者必此人也”。都說曹可以取代劉漢,這種寫史不以當代帝王為正統(tǒng)的觀點,也是進步的。
作者簡介
范曄(398―445),字蔚宗,順陽(今河南淅川)人。南朝宋史學(xué)家、文學(xué)家。曾任彭城王劉義康參軍,因觸犯之,被貶為宣城太守;后又因參與密謀擁立劉義康之事被人告發(fā),入獄被殺。史稱范曄博涉經(jīng)史,善為文章,通曉音律,頗以才氣自負,對自己的雜傳論贊之文筆識見,亦頗為得意。范曄不得志時,刪眾家《后漢書》為一家之作。
本文鏈接:http://edgebase.com.cn/v-24-523.html《后漢書》原文及翻譯
相關(guān)文章:
《過故人莊》原文翻譯及賞析09-20
青春的詩歌08-10
溫馨的晚安問候語語錄08-23
產(chǎn)品銷售代理合同樣本09-27
上課看課外書的檢討書11-16
升學(xué)宴請客吃飯邀請短信08-10
杜甫的作文寫作素材10-19
螞蟻搬食物作文300字10-17
英語的好詞好句09-04
我為自己點贊08-10
上海工商外國語學(xué)院怎么樣10-05